《口腔颌面外科学》作为2021年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科目之一,大家复习的怎么样了呢?文都医考小编特搜集整理了一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考前练习题,快跟小编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成果吧!
16、根据面神经下颌缘支的行径,颌下区的手术切口应
A、低于下颌骨下缘0.5~1cm
B、高于下颌骨下缘0.5cm左右
C、低于下颌骨下缘1.5~2cm
D、平齐下颌骨下缘
E、低于下颌骨下缘2cm以下
【答案】C
【解析】常用的下颌下切口,宜在下颌骨下缘下1.5cm左右,如此可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该支在下颌骨下缘0.3~1.4cm处斜行向上)。
17、下列哪项不是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
A、病程发展缓慢,可在放疗后十余年才出现症状
B、死骨分离速度缓慢
C、死骨与正常骨界线清楚
D、骨面暴露部位长期溢脓,久治难愈
E、可形成口腔和面颊部洞穿缺损
【答案】C
【解析】放射性颌骨坏死病程发展缓慢,往往在放射治疗后,数月乃至十余年始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呈持续性针刺样剧痛,由于放疗引起黏膜或皮肤溃疡,致牙槽骨、颌骨骨面外露,呈黑褐色;继发感染后在露出骨面的部位长期溢脓,经久治而不愈。病变发生于下颌支时,因肌萎缩及纤维化,可出现明显的牙关紧闭。放射后的颌骨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再生能力低下,致死骨分离的速度非常缓慢,因此,死骨与正常骨常常界限不清。口腔及颌面部软组织,同样受到放射线损害,局部血运有不同程度障碍,故极易因感染而造成组织坏死,形成口腔和面颊部的洞穿缺损畸形。放射性颌骨坏死病程长,患者全身呈慢性消耗性衰竭,常表现为消瘦及贫血。放射性颌骨坏死与化脓性骨髓炎不同,虽已形成死骨,却无明显界限,而且是慢性进行性发展。
18、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A、牙源性
B、腺源性
C、损伤性
D、血源性
E、医源性
【答案】A
【解析】口腔颌面部直接与外界相通,解剖结构、温度、湿度均适于细菌的滋生与繁殖,颜面皮肤的毛囊、汗腺与皮脂腺也是细菌寄居的部位,在局部遭受创伤、手术或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下,均可导致感染的发生。病原菌通过病变牙或牙周组织进入体内发生感染者,称牙源性感染。牙与颌骨直接相连,牙体及牙周感染可向根尖、牙槽骨、颌骨以及颌面部蜂窝组织间隙扩散。由于龋病、牙周病、智牙冠周炎均为临床常见病,故牙源性途径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19、在牙种植术中,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结合方式最理想的是
A、纤维-骨性结合
B、肉芽-骨性结合
C、骨结合
D、种植体-人工膜-骨性结合
E、拟牙周膜性结合
【答案】C
【解析】骨结合种植体-骨界面的正常愈合即骨结合。所谓骨结合即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埋植在活骨的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其间不存在骨以外的如结缔组织等组织。骨结合式种植体即负载咬合力的种植体的表面与有活力的骨组织间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直接联系,种植体与骨组织间不间隔以任何组织。如果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种植手术中能将骨的切削量控制在恰好的水平,并保证骨细胞的活力,植入后与骨组织紧密贴合,手术后创口缝合严密,使种植体在基本不受力的情况下度过“愈合期”,同时在义齿修复时应保证种植体合理的受力方向和大小,即形成骨结合。
20、牙种植手术的禁忌证包括
A、颌骨肿瘤
B、严重习惯性磨牙症
C、精神病患者
D、严重糖尿病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禁忌证
①全身情况差或严重系统疾病不能承受手术者。
②严重糖尿病,血糖过高或已有明显并发症者,因术后易造成感染,故应在糖尿病得到控制时方可手术。
③口腔内有急、慢性炎症者,如牙龈、黏膜、上颌窦炎症等,应在治愈后手术。
④口腔或颌骨内有良、恶性肿瘤者。
⑤某些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及骨硬化症等。
⑥严重习惯性磨牙症。
⑦口腔卫生不良者。
⑧精神病患者。
21、某患者需拔除右上第 一磨牙残根,在进行了右侧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及腭大孔麻醉后。分离其颊侧牙龈时患者仍有痛感,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过度紧张
B、患者过于敏感
C、解剖变异
D、分离牙龈时用力过大
E、未麻醉右侧上牙槽中神经
【答案】E
【解析】上颌第 一恒磨牙拔除时麻醉需麻醉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上6的感觉神经支配:远中颊根和腭根由上牙槽后神经支配,近中颊根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
22、患者女性,23岁。左下第三磨牙近中阻生需要拔除。在行左侧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后不久出现牙关紧闭,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发生了肾上腺索反应
B、翼下颌间隙感染
C、患者过度紧张
D、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了面神经
E、麻药注入翼内肌
【答案】E
【解析】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时,但比较罕见。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肉失去收缩与舒张的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因而出现牙关紧闭。一般都是暂时性的。
23、临床区别颌下腺肿块与颌下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是
A、探诊
B、听诊
C、望诊
D、叩诊
E、口内外双合诊
【答案】E
【解析】颌下腺肿块在口内、外触诊都有感觉,颌下淋巴结在口内不容易触诊出来。需行口内外双合诊检查。
24、腮腺扪诊的正确方法为
A、以示、中、无名指3指提拉式扪诊为宜
B、以示、中、无名指3指平触为宜
C、双手双合诊
D、双指合诊
E、以拇指、示指挤触
【答案】B
【解析】以示、中、无名指三指提拉式扪诊为宜适用于唇颊部检查;双手双合诊适用于口底,下颌下检查;双指合诊适用于唇,颊,舌部检查;以拇指、示指挤触适用于唇舌部检查。
25、某患者拔除上颌第二磨牙,2小时后仍出血不止。检查发现到颊侧牙龈撕裂,渗血明显,最好采用以下哪种方法止血
A、结扎颈外动脉
B、碘仿纱条填塞
C、全身应用止血药物
D、缝合撕裂牙龈
E、明胶海绵+纱球压迫
【答案】D
【解析】缝合撕裂牙龈,可使微小血管管腔闭塞,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26、患者女性,45岁,因左侧腮腺肿物局麻下行左侧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术后局部应用绷带加压包扎,最好选用
A、三角带
B、四头带
C、头颅弹性绷带
D、交叉十字绷带
E、单眼交叉绷带
【答案】D
【解析】交叉十字绷带,适用于颌面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创口包扎。包括双侧面部耳前区、耳后区、腮腺区、颌下区及颏下区伤口包扎。该方法固定范围广,加压可靠、牢固,不易滑脱。
27、腭裂术后的饮食要求为
A、术后半流
B、术后流食,1周后改半流
C、流质饮食维持术后1~2周
D、术后2周可进普食
E、术后1周禁食,静脉补给能量
【答案】C
【解析】腭裂术后的饮食为流质饮食维持术后1~2周,半流质1周,2~3周以后可进普食。
28、腭裂术唇发生创口穿孔(腭瘘)的最主要原因是
A、饮食
B、张力过大
C、出血
D、感染
E、患儿哭闹
【答案】B
【解析】创口裂开或穿孔:常因缝合张力过大,吞咽使软腭不断活动,硬软腭处组织薄弱,鼻腔侧面感染等原因所致。
29、哪项检查目的在于观察膝状神经节是否受损
A、味觉检查
B、听觉检查
C、泪液检查
D、有无面瘫
E、唾液分泌功能
【答案】C
【解析】泪液检查:亦称Schirmer试验。目的在于观察膝状神经节是否受损。用滤纸两条(每条为0.5cm×5cm),一端在2mm处弯折。将两纸条分别安置在两侧下睑结膜囊内做泪量测定。正常时,在5分钟末的滤纸沾泪长度(湿长度)约为2cm。长度变化略有差异,但是两眼基本相等。如膝状神经节以上岩浅大神经受到损害,则患侧泪量显著减少。
30、贝尔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的重要临床表现是
A、眼睑闭合不全
B、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C、口角偏斜
D、鼓腮不能
E、鼻唇沟消失
【答案】B
【解析】贝尔面瘫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表现为病变侧前额纹消失,不能蹙眉。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表现为病变对侧睑裂以下的颜面部表情肌瘫痪。
以上这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前练习题”,大家都做对了吗?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大家都掌握了吗?如果还想了解有关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文都医考医师资格频道。
相关推荐